电话:13721212067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南陵在线

奋力谱写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无为篇章

来源:芜湖日报 时间:2017-09-26 作者:新南陵人才网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达37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8%,达34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4%,达10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达159.9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9%,达34.8亿元。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种电缆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等多项国字号殊荣,无为县对外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研判落实产业发展政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1:48.7:40.2,二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电线电缆、羽毛羽绒产业产值分别达539.3亿元、58亿元,年均增长9.2%、20.4%。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速超过工业增速11.4个百分点。不断推动农业加速发展,大力推进“五大示范行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45家、家庭农场1960家、市级及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92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7.2%;农业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77.2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65.1%,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水产生产大县”称号。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机遇,建成运营京东、苏宁易购等4个线上特色馆,电商企业达242家,实现交易额14.5亿元;巩固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县内银行存贷款余额达430.6亿元、269.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县级第3、4位;加快企业上市进程,3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太平洋电缆完成IPO报会;聚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成立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西九华·山里中国”一期建成营业,红色山水涧成功创建为国家4A景区,旅游业总收入达5.3亿元,年均增长39.6%。

    奏响项目工作“快节奏”

    无为县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严格按照“三单四定”要求,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信义光伏、华电风力发电、华塑矿业超细粉一期、东隆羽绒高档家纺面料一体化、安德利购物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三只松鼠产业综合体、易酒批快消品“云工厂”及物流信息中心、宏远纳米碳酸钙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坚持招商“一号工程”不动摇,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扶推进制、重大项目“双组长”制,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项目招商,五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2个,引进省外资金429亿元;今年1-8月份,全县新签约招商项目96个,总投资183.9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数居四县第二位;完成招商固投210.5亿元、到位省外资金85.1亿元,均居四县第一位。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健全无为经济开发区和高沟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完善入园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加快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无为经开区荣获“徽商投资兴业十佳开发园区”称号。

    拉开城镇建设“新帷幕”

    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的“四精”理念,打造城市升级版,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总投资19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7.5平方公里扩展到2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7%提高到54.5%。竣工商品房328.4万平方米、安置房7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03万平方米,建成市政道路48公里,新铺设污水管道78公里、天然气管道115公里、供水管道10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80万平方米;客运南站、高铁站广场、城南公园、水景公园建成投入使用,一水厂迁建、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全民健身综合馆主体工程竣工,中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京福高铁、芜铜高速建成通行,北沿江高速、庐铜铁路、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建设加快,通江大道市政化改造、S208、G347稳步推进,“一环四射”对外交通格局逐步形成;新建改造干线公路215公里、农村公路885公里,完成10个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整修加固堤防130公里,投入4.5亿元升级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力线路932.5公里、低压台区650个,农村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稳步提升。坚持优化生态环境,建立推进河长制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长江岸线治理和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治理,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2%,空气优良率达86.4%;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完成造林26.2万亩,是前五年的2.4倍,森林覆盖率提高4.2个百分点,连续三届蝉联省级文明县城,高沟镇、开城镇羊山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迸发改革创新“强动力”

    无为县坚持改革发展互促共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全部完成,职务与职级并行、公务用车、公共资源交易等改革和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以及临聘人员规范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四个清单”公布运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115项,创建为“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县”;商事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4.9万户;财政管理和投融资体制、“营改增”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更加规范,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面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等次,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试点在全市率先运行。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效应,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62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研究中心38家;组建安徽电缆军民融合产业创新联盟,先后引进建成国家级特种电缆检测中心、省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电缆所无为工作站等6家电线电缆公共检测研发平台,开展“互联网+质量检测”等检测研发工作;招引姜德生等4支院士人才团队,居盛文等4名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兵工学会、电工技术学会等在无建立专家工作站、服务站,实现“借智”转型、借力升级,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县行列。

    分好社会民生“大蛋糕”

    无为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谋划、扎实推进,坚决落实了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关要求,围绕“1+18”扶贫攻坚政策体系,深入实施脱贫九大工程,减少贫困人口11.3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2.8%下降到5.5%,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县”称号。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坚持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累计投入92.4亿元,滚动实施51项民生工程,民生支出比重达89.2%,城乡养老、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年均提高10%;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4652套,改造农村危房12293户,保障性安居工程连续五年荣获全市第一。我们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推动146所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6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1人获全省理科状元、3人进入全省理科前10名;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蜀山、襄安、高沟等3个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切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5.7%,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文体事业亮点纷呈,“米芾杯”首届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首届全国公路自行车精英邀请赛成功举办,“多彩无为”美术作品展亮相省城。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强力推进大市场、小作坊、小餐饮、小药房专项整治,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证;开通县级网上投诉平台、乡镇视频接访系统,信访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开展“打四黑除四害”、反假币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特别是2016年,面对百年不遇洪涝灾害,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实现没有发生三千亩以上圩口漫破、没有发生一起因汛人员伤亡的“两个没有”目标。

    筑牢从严治党“主阵地”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系统谋划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1+6”文件和县纪委监察局对县委书记、县长同级监督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扎实推进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叶太应成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坚持好干部标准,采取面试竞岗等方式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深入开展“组织人事制度执行”等十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切实解决了一大批问题。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制度建设年”等活动,推进“四个全覆盖”,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当前,无为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超常的举措,为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滨江城市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5-2022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60号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 EMAIL:58087062@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