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沉迷其中,趋之若鹜。其实谁都知道无非就是那从天而降的水珠撞击地面或物体的单调的滴滴答答之声。我听过雨,可能我的修养远远不到家,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听雨后的漂亮诗文,只感觉听雨实际上只是一种思绪飞扬的心态,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听”只是随着自然界的雨声想到雨声之外的东西。不过喜欢听雨倒是事实,绝非附庸风雅,喜欢听雨时的那份恬静与安逸,喜欢听雨时的想我所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听雨,同一个人在不同季节时令中听雨、在心情异同时听雨的感受均不相同。
似乎雨声可以影响心情,似乎心随雨动,其实不然。
陆游在报国无门时,夜间听到雨声后写下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愤情怀。韦庄心情愉悦之时作出号称最浪漫的听雨佳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由此可见,他们是先有悲愤或快乐的心情后才有感而发,才在雨声中抒发情怀。雨的声音只是文人们心愿的寄托、情感的修饰。
可能是雨水的湿气能让头脑更清醒,渐渐地,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当心中有所感喟时,只要天在下雨,便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一边聆听雨声,一边整理自己的思绪。不同的雨声里该想些什么并不是固定的,仍是“我的脑袋我作主”。
久而久之,只要随着雨声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思绪,就会发现雨声竟然是有“节奏”的,你想象它是什么韵律,它就可以是什么韵律,只要你用心地去倾听。雨声是随心而“动”的。
南宋词人蒋捷曾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虽然喜欢听雨声的人很多,尽管听雨都是在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内心对话,都是在听岁月的流淌,但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均不相同,对雨声的感受也就各异。但有一点还是相同的,总是先有境遇后听雨,先有思绪再听雨。
四季之雨,尽在聆听之间。一年中无论哪个季度的雨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该怎么去听雨声,心情和雨声到底谁能左右谁,关键在于听雨的人。你可以将雨声作为荡涤心灵阴沉晦暗的洗礼,认为雨声是好就好;也可错将雨声当作消沉意志的腐骨之音,认为雨声是坏就坏。还是雨随心“动”。
春天的雨声适于在得意之时听。春雨之声是滋润万物复苏的音乐,正好与踌躇满志的成功喜悦心境相吻合,可以鼓动内心的希望,可以感受憧憬未来的惬意。
夏日暴雨来得迅猛,正好对应了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挫折。此时听雨须得调整心态,须得想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美丽的彩虹很快会出现。此时需要以感受宠辱不惊之心态去听之。
对昔日不再心生痛惜时,似乎秋天的雨声可以作象征。秋雨若是连绵不绝下个不停,数日不见阳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自会生出。但秋雨虽然哀怨凄凉,却并非寒气逼人,终有秋高气爽之日。人生的音符偶尔失声无关紧要,稍作更弦,乐声会再起。
对未知难测一筹莫展时,好像只有冬雨之声能映衬。冬天的雨稍作凝固便是冰雪,如同事业暂时被冻结。冬雨,温暖的大气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残迹,没有春雨的柔情,没有夏雨的肆虐,没有秋雨的凄婉。此时听雨,必须想到,冬雨既至春雨自会不远矣!
听雨声,别有一番情致荡漾在心头。听雨声,只是内心一次无言的凝眸和沉思,切不可被雨声左右了心情,心情应引领雨声。
红杨树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