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95533825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南陵在线

南陵县探索健康扶贫新路径

来源:芜湖新闻网-大江晚报 时间:2018-07-02 作者:新南陵人才网 浏览量: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脱贫是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工作。南陵县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89人,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53%,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率达0.81%,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对此,南陵县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代缴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以及特殊困难人群救助政策进行叠加,多措并举,探索出了健康扶贫的新途径。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健康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看病不花钱 每年有数万元收入

尿毒症患者生活有信心

他叫杨学文,是何湾镇涧滩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14年初,杨学文被诊断为终末期肾病,俗称尿毒症。当时他才34岁,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病每两天需要做一次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每次透析除了新农合及大病救治外还要自费100多元,每月花费将近2000元。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既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失去了收入来源,还要花钱治病,很快这个家庭便陷入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杨学文妻子离家出走后,导致64岁母亲及10岁女儿无人照顾。这让杨学文受到了很大的精神打击,他觉得作为男人,自己没能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反倒成了家人的拖累,心情十分沮丧,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杨学文是不幸的,但他又很幸运,因为他赶上了好时代,南陵县一系列的健康脱贫优惠政策让他对生活有了希望。2014年5月,涧滩村村委会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公示,镇、县复核后,于当年6月将杨学文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月起就开始享受低保补助15472元/年、土地流转1344元/年。

2016年,杨学文享受除低保、土地流转、农业补助外,国家还给予社会帮扶、户贷企业分红、社会帮扶等各项补助共2.7万元/年。当年,国家出台了针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脱贫优惠政策,不但代缴新农合费用,还享受“三保障一兜底”和“180政策”,可报销96%的医药费。现在,杨学文每年透析自费部分总共不超过600元。

看病几乎不花钱,每年还有数万元的收入,这个家等于有了希望。但这还不是全部。镇卫生院与杨学文全家签约家庭医生,每月都会有医生到他家上门体检并了解治疗情况。2017年,学校对杨学文女儿的所有学杂费予以减免。从涧滩村的家里到镇学校上学,坐车还有30分钟路程,政府每年再给200元作为女儿上学的班车费用。

父亲生病、母亲出走,杨学文的女儿一度有些自卑,一直想快快长大,早点挣钱补贴家用。现在,由于生活有来源,父亲看病不花钱,自己上学也不用花钱,她开始安心读书。健康脱贫政策让杨学文一家摆脱了困境,也让年轻的生命有了希望。

“两免、两降、四提高”综合补偿

96%报销比例 患者几乎不花钱

南陵县目前广泛推行的“两免、两降、四提高”综合补偿政策,是健康脱贫政策中覆盖面最广、患者受益最多的政策。

“两免”,即贫困人口参保个人费用由县民政部门从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中全额代缴;实行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先诊疗后付费,并取消住院预付金。

“两降”,一是降低基本医保补偿门槛,贫困人口县域内普通门诊不设补偿起付线,在镇卫生院和县、市、省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二是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0.5万元。

“四提高”,一是提高基本医保补偿比例,县域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限额内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0%,常见慢性病门诊补偿比提高至75%,特殊慢性病门诊参照住院治疗的补偿标准给予保障;在镇卫生院和县、市、省级医疗机构住院保底补偿比分别提高到90%、85%、65%和60%,其中患特殊慢性病住院治疗再提高5个百分点。二是提高重大疾病及慢性病保障水平,贫困人口慢性病病种由现行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40组扩大到50组。其中常见慢性病35组,特殊慢性病15组,重大疾病12组扩大到44组。三是提高大病保险分段补偿比例,由50%-80%分别提高至60%—90%。四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救助。

上述组合措施让众多患者受益,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全县累计补偿22914人次(包括门诊),累计补偿金额991.25万元,其中新农合支出774.11万元,大病保险59.25万元,医疗救助95.97万元,政府兜底19.46万元,县域内贫困人口患病实际补偿比(不含门诊)95.4%。县域内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报销比例达96%。

“351”政策与“180”政策

政府兜底保障 患者有病放心治

在综合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南陵县还规定,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0.3万元,在市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0.5万元,在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此项政策简称为“351”。在推行“351”政策中,全县累计补偿约132万元。

与“351”政策并行的还有另一项政策,简称“180”补充医保。即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一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补偿后,剩余合规医药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截至目前,全县的“180”补充医保己达42.46万元。许镇镇华林村的方世清老人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方世清今年75岁,翻开他的慢性病就诊证,上面是长长的一串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慢性活动性肝炎、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去年住了好几次院,每次住院都要花4000多元。有了“180”补充医保政策,老人看病一分钱也不用拿。今年疝气做手术,因为基础疾病发作导致住进了ICU,医疗费用6000多元,自己仅支付了200元。

健康脱贫“补丁政策”:“一事一议”

自付部分过高的贫困户给予再救助

为了防返贫,南陵县出台了“巩固提升扶贫成果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对于在县内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人员,在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自付费用承担仍有困难,对自付费用不足部分实行再保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政策报销后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过高、支付仍有困难的贫困户,给予医疗费用再救助。此项政策累计救助了128户,共计53.1万元。

另一项“补丁政策”是南陵县根据本县的情况推出的“一事一议”政策。此项政策的核心是对特殊患者采取特别扶持。许镇镇高桥村孙村村民施光丽,43岁,2017年5月11日在弋矶山医院确诊乳腺癌,手术之后又化疗了8次。医生建议改靶向治疗,治疗费用10万余元。施光丽的爱人孙有春忠厚老实,没读过书,也无一技之长,其子小学毕业无谋生技术,也无经济来源,全家只靠几亩农田维持生计。正准备放弃靶向治疗时,村委会和镇政府通过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程序,确定为因病致贫精准贫困人口,2017年享受了国家“351”“180”政策省级医院自付金额不超过10000元。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非医保目录内药物,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所用药物都是在大药房购得。县健康扶贫办得知后,收集了5次购药发票38000元,召集专家通过“一事一议”补偿了50%。县健康扶贫办进行协调,县药管中心审核批准,县合作医疗批准并委托南陵县医院对后期靶向用药“曲妥珠单抗”进行临时采购,县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后期靶向治疗在县医院门诊直报,补偿比例达95%以上。

通过治疗,目前施光丽健康状况良好。她说:“是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燃起希望,让我战胜了病魔。”南陵县卫计委的负责人说,为了让施光丽得到及时治疗,他们做出了很大努力,此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不仅是让一位中年妇女恢复了健康,而是让一个家庭不会因病致贫返贫。

记者 夏云来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