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交通”的时代,出行早已不再是从A点到B点的位移,它更是一段探索,一场发现,一次变革。它是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它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它是积极引领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芜湖,皖江明珠,创新之城。古代,它是儒商的集中地;近代,它是安徽工业的发祥地;现代,它绽放了民营经济的“报春花”;当代,它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融入骨血的创新基因,使芜湖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亦使之在管理上革故鼎新,摸索出一条独具“芜湖经验”的网约车改革治理和交通新经济业态科学发展之路。
网约车创新治理 “芜湖经验”叫响全国
网约车是分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新业态,如何加强监管,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探索。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专门赶赴芜湖,实地了解“芜湖经验”,并浓墨重彩地给予了报道。不仅如此,“芜湖经验”还被写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材、获得中国发展观察 “40年中国样本”的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发表专题报道50余篇;作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31个入围项目中的唯一一个交通管理项目,顺利通过复核;在工信部中国通信研究院“网约车新政”两周年专题研讨会上,我市又成为全国地级市中的唯一代表出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曾高度评价“芜湖经验”为公共管理中的“适应性治理”,是新业态领域治理的模本……网约车行业治理“经验”为芜湖这座滨江城市赢得瞩目。
时间如果倒退到2017年11月6日,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那一天,200多台巡游车驾驶员集访,引发恶劣社会影响。直面痛点,芜湖市破旧立新,重新定位政府职能,趟出一条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治理新路子。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问题,芜湖人大胆设想,果敢为之。以国务院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契机,市交通运输局从根源入手,深入推进网约车治理制度改革。对《芜湖市网约车细则》中的16处进行修订,其中,取消网约车平台本地纳税、将网约车车辆标准与主流巡游车拉平,平台、车辆、人员分开许可,不作关联,均为全国首创。通过从源头改善网约车的法治和营商环境,有效提升车辆合规率,加快行业合规进程,释放了新经济新业态的市场活力。滴滴公司皖南经理感慨地说:“芜湖是全国第一个全面融合网约车和巡游车标准的城市,既贴合市场实际也贴合群众需求,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网约车是分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新业态。芜湖在改善了网约车的运营环境之后,网约车大量涌现,落地平台也从4家迅速扩增到12家。车更多了,企业关系更复杂了,监管也再次遭遇严峻考验。市交通运输局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又创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改善群众出行需求、有利于新老业态和谐稳定、有利于发挥新经济优势。通过“三个有利于标准”顺势而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了市场主体信心,充分释放了分享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芜湖交通运输部门将不断推动出行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将芜湖打造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网约车规范和智慧出行的样板城市,为国家新经济监管政策改革提供芜湖方案。
交通新经济联盟载着创新“再出发”
创新永远在路上。如今,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芜湖的智慧交通建设策马扬鞭,一路疾驰——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互联网物流等交通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公众多元化出行需求,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同时也为交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力。
新生事物都有其利弊两端,交通新经济也不例外。面对多方运营主体,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各方权益难以有效保障等问题日渐显现。怎样才能尽可能发挥其有利的一面,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同时扬弃其无序发展、野蛮生长等消极因素,促进其可持续健康成长呢?这是摆在城市交通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今年以来,由市交通运输局提议立项,市民政等相关部门全程支持指导,滴滴出行、哈啰出行、共生物流、易开出行等四家交通新经济代表单位作为发起人,认真筹备、积极推进,历时半年,最终完成社会团体登记。
今天,芜湖交通新经济产业联盟成立,为芜湖交通新经济产业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开启了芜湖行业自律自治和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格局。通过抓行业,整合资源,提高行业治理能力;抓平台,自律自治,强化平台责任心;抓信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建立了在法治规范下相向而行的政商新关系。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地市级由交通行业新经济产业各代表企业和相关高校研究院所组成的行业协会,联盟将以提升本市交通行业新经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为目标,以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手段,一方面将利用联盟的平台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头和示范作用,广泛合作,协同创新,建立联盟与行业发展互动的良性机制,联盟更重要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推动行业自治自律、维持行业公平竞争,实现新经济产业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快速、有序发展。
在首届联盟的会员名单中,网约车“龙头”——滴滴,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倡导者——易开,无车承运人的业界“领头羊”——共生物流,共享单车“代表作”——钧正网络(哈啰出行),安徽省首张网约车牌照获得者——迪士网络………整个江城大地“车轮上”的创新代表企业几乎悉数在列。据统计,首届联盟共有30家会员,涵盖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互联网物流等多个交通新经济相关板块、行业。
可以想见,这些新业态的“创新先锋”集结起来,势必将吹响全市交通新业态“重新出发”的“冲锋号”。按照联盟建设实施方案,探究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拓展方向,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促进交通与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将成为联盟的主要工作方向。同时,作为行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联盟还将对交通行业新经济产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研究,为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相关政策文件提供技术支持。鼓励联盟成员积极主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推进芜湖市智慧交通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联盟还将充分发挥新老业态从业者密集的特殊作用,深度探寻网约车合法化率低、合法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原因,推动网约车平台公司提高合规化进程、完善安全措施,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研究巡游车、网约车转化方案,调动“两个积极性”,提高从业者收入水平,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社会各界热议产业联盟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梅俊:检验交通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互联网+”背景下,交通新业态层出不穷,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深刻变化。“想要进一步提升交通新业态发展水平、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建立行业发展互动的良性机制、推动新业态发展和监管标准与政策制定,就必须有一个专业开放的平台,有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新经济产业联盟建设发展中,交通运输部门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坚持底线管理、包容审慎、鼓励创新。”梅俊表示,芜湖对于交通新业态的监管,属于协同治理、“适应性”治理。管理部门将不断引导产业联盟发现和解决行业痛点,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自治自律、维持行业公平竞争、实现新经济产业优势互补,带动行业经济快速有序发展。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芜湖市交通新经济产业联盟法人代表张培旷:滴滴作为网约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典型代表,既是信息技术创新驱动的“急先锋”,也理应是遵纪守法、遵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的“模范生”。刚刚成立的芜湖交通运输新经济产业联盟则为滴滴提供了新的舞台和载体。
张培旷表示,作为芜湖市交通新经济产业联盟的会长单位,滴滴首先将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自治与自律,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滴滴将利用自身科研创新优势,积极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便利人民群众出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其次,在联盟这一全新载体上,滴滴将和其他会员单位共同努力,为提升全市交通行业新经济产业整体发展潜力,促成企业间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更好适应新时代下新经济产业发展新形势,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业新生态,提高行业竞争力而不懈奋斗!
安徽工程大学公共管理(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勇:芜湖组建交通新经济产业联盟,是创新行业治理的生动体现,至少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直接使芜湖交通新业态中的“四大板块”有了对话平台,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凝聚力建设,从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二是联盟连接不同的出行企业、第三方和高校科研院所,既有行业实践,也有理论总结,有利于群策群力,发挥合力,使行业组织管理更有效;三是政府和企业通过联盟建立了更直接更高效的信息通道,有利于新业态企业合作互助,建立更加健康的“竞合”关系,为产业腾飞提供服务保障。
记者 杨友艺 王世宁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