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再次回忆起那段与病魔抗争的经历,记者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位轻弹吉他、高声吟唱的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是一位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移植过肾脏的尿毒症患者。现场,和他一样进行过器官移植的职工病友还有100多位,其中接受移植时间最长的已经有23年。大家聊天、高歌,交流着移植术后的康复知识,分享重获健康的喜悦。
这是一场连续举办四年的“移友”会。弹起吉他的名叫邢献东,是芜湖长江轮船公司的一名员工。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从基层做起的他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勤劳能干,经常被评为生产先进工作者,2004年还获得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工作起来总感到力不从心的他常头晕,浑身无力,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已是尿毒症。“肯定不能接受,感觉突然从高空坠了下来,全空了。”回忆起刚确诊时的心情,邢献东如此形容,在经历了两年的血液透析后,2014年邢献东接受了肾移植,之后一直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复诊。虽成功移植,可邢献东压抑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像个废人,也连累了很多人,不敢正视,几乎不出门,也不愿意和人说话。”还好,经过医生、家人、病友的耐心开导,邢献东渐渐走了出来,继续拥抱生活。如今,只要不是雨雪天,每天邢献东都会出门走走转转,锻炼身体,平时他还爱唱歌,重弹吉他,慢慢恢复了之前的生活。
邢献东虽走出了病魔的阴影,可还有一些刚移植不久的肾友还在逃避、惶恐和不安中。为了增进“移友”之间的交流、促使大家共同迈向美好新生活,几年前,在皖医二附院肾病泌尿科主任郭松林和肾移植患者李娇的牵头下,组建了“肾友之家”群。平时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寻医问诊、术后保养的经验,也能免费向专家咨询疑惑。连续四年,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肾病泌尿科还特意组织了“移友”会,每年都有100多位肾移植患者从芜湖及周边各地赶来聚会联谊。近日,记者在第四届“移友”会现场看到,聚会现场热闹有意义,不仅有专业免费讲座,还有文艺联欢、抽奖互动。今年除了100多位肾移植患者,还有一些心脏移植、肺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患者,大家精神抖擞,有说有笑,很多患者还主动上台唱歌表演,并没有大家想象地有一丝难过和悲伤。
联谊会结束后,大家还一起来到了其中一位肾移植患者王文经营的饭店聚餐畅聊。王文早在2003年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因为不适应血液透析,一直积极寻找肾源,2006年7月做了移植手术。“当时真的觉得是晴天霹雳,上有老下有小,我这个顶梁柱倒了可怎么办?”王文说,他曾多次想过自杀,想想家人还是撑了过去。经过休养后,身体渐渐恢复的他还做起了生意,开了几家饭店,又成为了家中顶梁柱。肾移植已是12年了,如果不是王文说起,记者也根本看不出笑声爽朗、健壮朴实的他曾得过重病,还为此抑郁过。
从患病低落到积极回归正常生活,“肾友之家”群群主李娇感触也颇深。李娇是田家炳实验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工作一直很出色,可没想到2005年肾脏出了问题,2007年就转变为尿毒症,2011年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说句掏心窝的话,当时最低落时的感觉就是不被需要了,我只需要治病!治病!”好在,李娇闯过了心理和身体的难关,在定期复查的同时,她依然回归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李娇告诉记者,目前群里的近200位肾移植患者,很多都像她一样回归正常工作,可以自食其力,年纪小的肾移植患者治疗后还在读大学,大家都比较乐观积极。她鼓励广大尿毒症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完全可以找回被需要的感觉;她也呼吁社会企业可以宽容接受尿毒症患者,给他们一个重新回归生活的机会和希望。
图为邢献东(左一)表演节目。
记者 芮娟 文/摄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