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记者 陈旻 张学桥
青弋江畔,金马门外,一排青灰色的老式建筑静静矗立,隔绝了闹市,恍惚了时光。百年前,这里是芜湖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百年后,这里成为当代青年创新创业的筑梦园,用创业的血脉和敢闯的勇气向先辈致敬。
4月,大砻坊青年创业园正式通过国家人社部认定,成为第四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用这一块“国字号”牌匾,为芜湖这座创新创业之城再添亮色。
高科技“选手”云集“老厂房”
1890年,崇尚“实业兴国”的无为道台章维藩弃官从商,在手工作坊云集的大砻坊开办了当时国内仅有的两家机器面粉厂之一的益新面粉厂。时光荏苒,今天厂区旧址已被翻修改造为青年创业园,除修复百年益新面粉厂大楼外,还新建7栋仿古建筑,打造“都市智造”和“新文创”业态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集聚高地。修旧如旧的老厂房里如今活跃的是一群群充满干劲的青年创客,孕育着一个个富含科技和智慧的构想。
去年入驻园区的易虎网科技(芜湖)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于将共享经济引入实体制造业的科技型互联网企业。企业通过自己研发的“都市智造”平台接入“云工厂”,整合设计师、工厂、市场前端三方资源,让中小企业零厂房也能创立自己的品牌。“我们的定位与园区的培育业态很相符,园区的服务也很好,不仅从租金到费用上都给予减免,还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项目申报等方面主动帮我们服务,很让我们省心。马上还有一场创业大赛,为我们园区企业对接资源,可以说,一路推着我们这样的创业型企业成长。”运营主管汪春友表示。
“我们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痛点,从工商注册、创业辅导、信息发布、产学研习、项目申报以及投融资等6大块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刚好涵盖创业者创业的全流程。”负责园区建设运营的安徽砻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卞国琛说。
目前,园区已累计孵化企业170余家,其中正式毕业38家,现有在孵企业近70家。但最令卞国琛自豪的,当是孵化企业的“以质取胜”:通过高企认定及培育企业1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1户,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57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4项。“累计申报各项知识产权853项,获得授权200余项,在全市创业平台中也是领先的。”
园区创业企业及个人荣获各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建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其中,创业企业代表安徽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血栓弹力图仪”项目荣获国家工信部创业中国项目全国前100强,产品荣获安徽省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荣誉——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特色型“才艺”搭建“梦工场”
创业孵化怎么样才能称得上“全国示范”?卞国琛把秘诀归纳为:“构建以公共化服务为核心,增值化服务为特色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实现了从小微企业入驻到毕业孵化的全流程服务。”
对于初创企业重在“孵化”,对优质企业重在“加速”。青创园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团队,通过采用“创客空间预孵化+初创期企业孵化+成长期企业加速孵化”的模式,对每一个入孵项目进行精挑细选和个性化辅导,建立科技企业全程孵化体系,哺育创意期、孵化初创期、加速成长期科技企业,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构建科技企业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规划、创业、发展、壮大、融资、上市,一家企业成长的全过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对应的服务。
“青创园的工作环境很优美,配套生活设施又很完善,地理位置便捷,非常适合创业者。这里的服务也很好,不管是工商税务、申报事务,还是融资、争取资源等等,都很及时、很上心帮我们解决问题。”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邓亚静对记者说。这家深耕于智能厨房家电的科技公司,很珍惜这个难得的干事平台。“希望能研发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现代人的生活品质。”
通过了此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认证,卞国琛将之形容为“新的开始”。在他看来,芜湖市的创业氛围越来越好,相关配套政策不断落地,含金量不断提高,这对青年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