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大咖马云、刘强东以不同媒介不同渠道,发表了对“996”工作制的支持意见。没想到,在网络上引起一阵喧嚣,遭到了很多员工的反击、媒体的批评,以至于马云不得不解释,“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
“996”工作制意指每周工作6天,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为工作时间,一天上班12个小时。有人曾做过计算,如果按照20万年薪计算,“996”工作制的时薪为50元。
也许,在马云和刘强东这些大佬的思维里,“996”工作制根本谈不上辛苦。这很好理解。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企业的创始者们都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们从创业之初到今天发展壮大,每时每刻都在殚精竭虑,每时每刻都与企业、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要看到,虽然阿里巴巴、京东属于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范畴,但企业链条上的人力密集型性质没有改变。没有人力驱动,没有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这些企业就不可能“玩得转”。
难怪刘强东带着情绪说,“混日子的人不是兄弟”。
与企业成长轨迹相似,每座城市在跨越式发展中,必须展现超常规的奋斗精神。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其实与“996”工作制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也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功成不必在我的忘我努力,才推动了城市建设争分夺秒,城市变化天翻地覆,城市进步日新月异。
时至今日,这种拼争精神已沉淀到很多人的基因里。在开展三大攻坚战行动中,在加快融入长三角进程中,在扫黑除恶、推动长江大保护、改善民生福祉的每个环节中,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已成为很多人的常态。相对而言,其工作强度和压力,比“996”工作制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如果放在法律和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层面来理解,“996”工作制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正如人民日报评论的那般: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有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没有人不懂“不劳而获”的道理。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鼓励奋斗、鼓励付出,但同样要防止透支的生活。因为在“996”工作制的状态下,年轻人还愿意生育吗?生下的孩子会不会成为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下降,有没有导致生活情趣的降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会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些社会上时而浮现的不正常一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单纯以效率的提升,来掩盖和谐的弱化。
习总书记曾勉励青少年,“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说,任何一种努力和奋斗,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做任何工作,其前提是要尊重常识、尊重人性,兼顾家庭、兼顾伦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牺牲固然悲壮,但绝不是我们工作和创造的目的所在!
布置一项任务,安排一项工作,发起一项攻坚,总要有人扛炸药包、当突击队,对于赴汤蹈火、勇往无前的他们,更要多一份关心和照顾,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应有的倾斜。让付出得到回报,让牺牲能有认可,让人们自觉自愿去冲锋陷阵,让人们在攻坚之余,可以像普通人那样享受难得的宁静之美和天伦之乐,为下一次出发积蓄更为磅礴的动力!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