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也是贫困户。依靠政策的扶持和我自己的努力,我脱贫了。现在我要帮助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富裕路。”48岁的张征兵面对笔者憨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张征兵,南陵县籍山镇长塘村大聂张自然村村民,全家3口人生活,一个女儿在普通高校读书。虽然前几年也在外地务工,但自己是残疾,有无手艺的他,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境仍然贫寒,是该村35户贫困户中的一户。经过籍山镇政府和长塘村“两委”的大力扶持,夫妻俩人不断地艰辛劳作,在2014年,他家终于实现脱贫,但是家庭还是经济拮据。
张征兵重度残疾,独女还在上学读书,仅靠妻子一人在家也难以照顾,是继续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照顾家庭?张征兵陷入了思考,外出能挣得一些收入,可家人呢?自己在家,收入会更少,怎么办呢?
长塘村党总支、村委会及镇财政所帮扶责任人入户了解到他家中的情况后,向他宣传南陵县精准扶贫优惠产业政策,根据他家水资源优势,鼓励他发展鱼塘养殖业。张征兵看到了希望,养鱼比较适合,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关心支持下,他先后多次到邻村一户贫困户饲养的鱼塘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养鱼技术。
2018年8月,张征兵利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从银行办理了小额信贷资金2万元,与安徽紫楠食品有限公司签订2万元产业带贫合作协议。获得产业收益。长塘村委会安排张征兵从事残疾人助理员岗位,每月工资550元;张征兵清挖了鱼塘,购进了1000尾鱼苗,运用自己学到了的养鱼技术,开始走上养殖之路。
“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到鱼塘边喂草,中间抽空还要做些农活。虽然身体十分累,但看看喂养的成鱼一天天长大,心里还是十分快乐的。”张征兵看看水塘里去年放养鱼苗已慢慢长大,正在水中嬉戏吃自己放入的青草,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要想富裕,光靠国家给予的好政策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劳,两者结合起来,那怕只有半个劳动能力,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在家庭承包2亩鱼塘过程中,张征兵逐渐尝到了甜头。张征兵自己靠养鱼2018年产业补助1000元,妻子张文丽在村委会的帮扶下,先后在长塘村产业扶贫基地水产养殖合作社务工和在南陵县香印种养综合家庭农场务工,一年收入4400元;自己2018年获得重度残疾人救助一年800元;残疾人护理补贴一年720元,一女孩张晶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春季一学期资助1500元、秋季资助1500元。2018年张征兵家庭纯收入达42375.72元;人均纯收入达14125.24元。
在谈起今后的打算时,张征兵夫妇指着屋后的承包农田、水塘充满信心地说。
“去年的1000尾鱼苗到今年半年就可出售了,将进一步增加鱼苗,收入应该会更多些!”在谈到收益时,张征兵细算了一笔笔帐。
“我富了,我要尽力帮助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这是张征兵、张文丽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感恩、淳朴和自信。(梁卉、宗祥、黄翠娥/文摄)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