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记者 王世宁 谢芸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日在京成功举办,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一带一路”。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去年以来,芜湖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纽带,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深化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中,谱写出以开放促改革、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去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52.1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在海关,有这么一组诠释芜湖开放程度的数字: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由86种减至48种;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1.5小时,较上一年压缩49.8%;出口0.54小时,压缩93.1%;国际贸易主要申报业务覆盖率已达100%。
外贸体量不断壮大,我市利用外资数额也逐年攀升。如今的芜湖,负面清单领域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可直接申请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外资企业登记也推行“最多跑一次”。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91.76亿元,同比增长8.5%。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已达750家,投资总额628.65亿元。
坐拥长江水,通向太平洋。立足通江达海优势,我市平台建设持续加速。在芜湖港,始发上海洋山港班轮每周6班、始发外高桥班轮每周21班、合芜支线班轮每周22班、安庆-池州-铜陵-芜湖支线班轮每周4班。省港口运营集团在芜湖成立,港航资源在此加速集聚。2018年,芜湖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3万标箱、同比增长14.1%,跻身中国江河港口前三。
近年,一批主导产业和战新产业“抢滩”沿线市场,成为我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有力实践。海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注册设立21家公司,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奇瑞集团在巴西、俄罗斯、伊朗成功建立工业园区,拥有16个生产基地、10个海外工厂,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千家的销售和服务网点,海外年产能达25万辆,累计出口量超120万辆,连续14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埃夫特成功并购4家意大利机器人企业。芜湖中科飞机制造公司、德孚转向、辰鸿达科技、长信科技等多家科技型企业也先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跨国并购。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大通道”发力、大项目支撑,这就需要完善企业服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为此,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用好“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信息,在线办理业务。同时提供境外投资环境、市场咨询、风险防控等专题讲座以及跨国并购、承包工程法律与税务等业务专题培训。2018年,全市新增46家境外投资企业。实现跨境收支75.86亿美元,收支顺差9.78亿美元。
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成为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共建的缩影。去年以来,我市以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为契机,加速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间生产与科创要素融合。推动芜湖综保区扩区、启动“一区三园”规划建设;推进我市在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船舶、农业机械、新材料、机器人出口,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城市之间的贸易交流与优势互补。同时,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文化、生态、科技、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围绕文化出版、动漫设计、铁画艺术,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
2019年我市还将不断完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在基础设施、经贸合作、产业投资等领域谋划和实施重点项目24个。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刷新开放合作的“成绩单”。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