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芜湖多项工作名列其中。
根据通报,督查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大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扶贫开发及水利建设为全省受到督查激励作出了贡献
在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中,我省有四项受到督查激励,分别为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较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较高;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
这四项中,芜湖水利建设及扶贫开发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报中,芜湖这两项都在表扬激励序列中。特别是在扶贫开发上,2017年,芜湖如期实现了23515个贫困人口脱贫,37个贫困村出列的攻坚任务,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芜湖综合评价为“较好”等次,其中南陵县综合评价为“好”等次,排名全省第二,无为县综合评价为“较好”等次,全省排名47位。在县域结对帮扶考核中,繁昌县、鸠江区分别排名第一、第六。在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上,全市共有104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三年行动方案,一年来共完成水利投资12.8亿元,防洪薄弱环节大为改观。
需要指出的,在2017年4月的国务院办公厅首次表扬激励通报中,对市级通报表扬的9项工作中,芜湖获得4项表扬,涵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此外,由于改革中创造出了典型经验做法,国务院大督查实地督查中予以芜湖“免督查”。今年的通报中,我省受到督查激励的四项,国家有关部委将给予资金和项目的支持,芜湖也将受益其中。
九项工作受到省政府表扬激励
在省政府办公厅的通报中,芜湖有九项获得了表扬激励。
其中,市级有: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落实外贸回稳向好及外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成效较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投资落实好、投资计划完成率高;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积极主动、成效明显。
县区有: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无为县);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南陵县);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南陵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鸠江区)。
去年以来,芜湖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万户,增长14.8%。服务业迎头赶上,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越40%关口。2017年,芜湖实现外贸总额63.77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87亿美元,实现境外投资3.27亿美元,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725户,包括43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芜投资51家企业,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今年,芜湖将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擦亮芜湖最佳投资地品牌形象。
芜湖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十三五”的主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专利创造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占全省20%左右,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第10。在“三重一创方面”,目前芜湖有4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8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高于GDP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一。
根据通报,在以上获表扬激励项目上,芜湖将获得资金和项目的支持。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