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旻
“2017年电缆业遭遇‘寒冬’,而太平洋电缆靠着转型快、质量严、研发精,茁壮成长。”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仁章对“居安思危”这四个字颇有感触。
这家专业生产电线电缆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一直视研发和创新能力为立业之根,先后获得10项发明专利,137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项、国家能源行业标准1项,主持编写安徽省地方标准4项。
传统电缆行业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特”就成了太平洋电缆“突出重围”的秘诀。“比如我们的新能源电缆,从无到有,到现在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形成了我们新的‘拳头产品’,这得益于我们敏锐地把握到了市场方向,舍得研发投入,占据主动。”蒋仁章告诉记者,太平洋电缆一直走的是“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业务发展战略,靠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赢得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上的特色优势。
在传统制造走上转型“十字路口”时,太平洋的特色之路成为“无为电缆”品牌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其中,无为县在“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方面榜上有名,因而将在获得专项资金时予以倾斜的激励。
聚焦主导产业转型有突破
资金上的鼓励,提振的更是整个无为制造的信心。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无为县正确研判发展形势,坚持以深化“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1家、达28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15家、超10亿元企业新增3家;全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9.2%,分别高于全市、全省0.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48.3%,上拉GDP增长4.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提高至25%。
“我们聚焦于主导产业转型发展,出台构建创新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的实施意见,集中力量构建‘4+2’产业体系,围绕电、食、钙、羽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无为县经信委总经济师徐三兵介绍说。
具体来说,就是鼓励电缆电器产业走差异化、精品化发展之路,引导优势企业、先进技术、金融资本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争创电缆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推广“互联网+”在线监测,打造优质电缆无为品牌。加快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推进丰原药业腹膜透析液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推进华塑超细粉等项目加快建设。提升羽毛羽绒产业档次,大力发展以高档羽绒制品为主的健康家居业、以羽毛球为主的体育用品加工业,打造国家级羽毛球生产基地。
优势产业中,无为扎实推进领军企业的培育。先后出台了20家工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及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对20强企业实现对口帮扶。围绕细分行业领域,突出细分产品优势,指导20家企业修编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引导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2017年,20家领军培育企业完成开票销售突破百亿大关,楚江高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太平洋电缆IPO材料已报证监会并完成首轮反馈,东隆羽绒在省证监局成功备案,华宇电缆等4家企业挂牌“新四板”。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支点
在芜湖人为家门口坐上宁安高铁领略沿线风光而激动时,你知道这条高铁全线电压互感器都来自于一家位于无为的企业吗?安高集团前身安徽互感器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境内规模最大的互感器专业生产企业。公司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2015年全资收购高新技术企业湖北湖开电气,从而组建了现在的安高集团后,企业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
“有技术优势才有市场的‘话语权’,我们正在与清华大学进一步合作技术研发。”安高董事长刘正林告诉记者,公司设立了互感器技术研究中心,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广泛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并随主机配套出口俄罗斯、东南亚、南非、古巴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为企业提供发展的动力。无为县出台“1+6”系列激励政策,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兵工学会、化工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10名全国知名专家担任创新驱动助力顾问,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800万元,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8%。
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优化“两区五园”资源配置,无为推动园区产业、载体、功能升级,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安高电气、信义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华电福新四期风电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三只松鼠产业综合体、易酒批产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序时推进,工业潜在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全面优化工业环境,积极破解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徐三兵表示。
Copyright © 2015-2019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0891号-3
地址:南陵县陵阳西路如意花园南区 EMAIL:58087062@QQ.COM
Powered by NLWOR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