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工山镇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因地形、气候等原因农业发展相对薄弱。经过扶贫人员的努力,该镇的贫困村乔村村利用闲置山场试点种植青梅,不仅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而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如今,该村已经扩大种植范围,并配套出台相关奖补政策,力争形成特色产业。
乔村村的变化,是南陵县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缩影。该县坚持精准施策,制定并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前,该县有贫困村8个,已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7731户、17642人,共有7697户、17547人脱贫出列。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南陵县注重扶贫与扶业、扶志相结合,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实现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早在去年,该县就推广农村“四员+”公益性岗位制度,设立专项扶贫资金189万,开发1923个农村“四员+” 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该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070万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电商、旅游和光伏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村辅、农村“四员”公益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口2273人,累计发放岗位补贴634.34万元。
南陵县还在教育、社保、健康等民生领域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今年春季,该县发放各类教育补助181万元、惠及1518人,雨露计划补助37.2万元、惠及248人;对163户贫困户优先实施危房改造和住房品质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120余户。在健康脱贫方面,严格执行“351”“180”等政策,累计补偿31766人次(包括门诊),补偿金额1430.1万元,县域内就诊率达92.6%。
怎样解决扶贫工作的“肠梗阻”问题,打通进村入户到人“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南陵县扎实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坚持定期调度,严格验收销号,专项巡视反馈和自查6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排查“全覆盖”,发现问题38条、完成整改31条。同时,积极开展边缘户排查和帮扶工作,制定出台《南陵县边缘户动态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科学认定、动态监测等方式,共摸排边缘户520名,正开展针对性帮扶。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南陵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每月的第三周确定为全县“扶贫工作周”,实现“集中吹号提示、集中走访帮扶、及时落实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更新信息”等作用。同时,建立防范返贫机制,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精准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难脱贫和脱贫后可能返贫等问题。
芜湖日报记者 潘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