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双招双引’将是我们破局的一把‘杀手锏’。”
“一定要找准定位、看清差距,但同样不能妄自菲薄。”
“立足新发展格局,必须直面区域竞争,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中存量增量关系,敢于主动出击。”
……
“十四五”开局伊始,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列为芜湖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一号工程”,在全市广大企业家中引发热议。
“没有企业家的城市就缺乏生命力”。同理,企业家对政策导向最有敏感性,对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最有话语权。无论是一针见血地说意见、话短板,还是深思熟虑后谈建议、提思路,蕴含的是企业家对“十四五”芜湖发展的殷切期望,对打造“四个名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的美好向往。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这些天,看到媒体上多篇“双招双引”相关报道后,顶峰教育创始人、殷港小镇文化发起人夏云兴非常兴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各县区、市直部门‘一把手’关于芜湖发展的一些问题,说得比较尖锐,观点也很深刻。在我看来,只有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于芜湖‘十四五’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力的开端!”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一名创业者,夏云兴对芜湖充满深厚感情,因此也对城市发展寄予着更高期望。在他看来,目前芜湖的招商引资层次不高,缺乏大项目和核心企业;招引项目中新面孔不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
夏云兴讲了这样一件事:在殷港艺创小镇的招商中,夏云兴很看好杭州的某家数字文创企业,双方招商洽谈都很顺利,但是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项目搁浅至今。“还有不少在殷港小镇的入驻注册企业,非常认可这边的招商政策,但后来也走了。主要原因还是小镇生活不方便,连最起码的住房问题也未能妥善解决。”夏云兴说,希望能以“一号工程”为契机,一方面,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一起招徕“金凤凰”;另一方面,制定一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切实优化人才生活配套环境,妥善解决人才安居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需求,打造人才配套服务新标杆。
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但对标长三角先进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芜湖面临着合肥、南京、杭州等周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在产业资源、人才资源、配套服务等方面尚有差距,对于高质量企业、优秀人才的招引面临压力。”安徽易恒云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傲建议,芜湖要在提升对企业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行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延伸优质企业、优秀人才落地芜湖的服务链条;要进一步解放行业发展指导思路,围绕重点产业增补配套产业,扩大优秀人才择业范围。
在安徽宇烁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芜湖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沈晓繁看来,一方面受长三角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一方面受制于自身人才保障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芜湖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建议多与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对标学习,把人才的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整合成系统性的政策和计划,真正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客观冷静看待机遇挑战
发现问题、看到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产生妄自菲薄、悲观厌战情绪。采访中,企业家们表示,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芜湖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努力方向,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芜湖实施‘双招双引’的优势十分明显。”刘傲说,芜湖承东启西、临江达海,是长三角规划II型大城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员城市,具备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活跃强劲、区位交通便利、市场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等优势,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之一,相关扶持政策十分优厚,高校人才资源丰富,这些都是芜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0年,我市沉着应对疫情、汛情等“大战大考”,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从产业发展来看,启动产业链链长制,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18.1%。“我市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省第二,经济基础较好。”在夏云兴看来,当前我市四大支柱产业稳健增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正劲,产业兴市前景可期。
沈晓繁认为,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自贸试验区、江北新区、全域孵化区、航空货运全球枢纽港等重大发展平台纷纷落子芜湖,为芜湖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决心。而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芜湖港“两中心一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营,也将为芜湖更好融入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要素流动支撑。
“我们既要冷静地看到‘危’,也要敏锐地发现‘机’。”芜湖经开区通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佳表示,芜湖本地高校众多,这是芜湖的一大优势,建议政府和本地高校合作,聚集培养产业配套人才,建立完善从职业高中到高职、本科的全过程培养体系,努力打造规模较大、梯次发展、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实现企业与城市同频共振
一座城市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政府为之打造的良好发展生态。站在“十四五”大幕开启的新征程上,企业家们在规划企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出点子、提建议,期待企业成长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
在夏云兴看来,芜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破对于原有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依赖,在招商引资方面,紧盯重点招商区域:目的地要精准,明确“去哪招”,不能“普遍撒网”,要向“精准定位”转变;产业对接要精准,清楚“招什么”,查找我市每个产业集群中缺失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在重点招商区域开展招引工作;招引渠道要拓宽,明确“怎么招”,制定个性化方案,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引效率。同时,时刻聚焦我市产业互补、合作紧密、交流密切的重点区域,把目光精力聚焦到关键环节,进行攻坚突破,比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技术和工业突破,尽快补齐“卡脖子”短板,健全产业链。
夏云兴还表示,希望通过“双招双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希望完善殷港小镇的基础配套和社会保障,不仅解决人才就业,还要以优质服务、优美环境留住人。作为企业,我们也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小镇三大愿景,即打造中华美育教育国际共享社区、打造长江文创智造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乡村时尚艺术美好生活家园。”
“希望芜湖‘十四五’能够招来几个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汤佳说,对于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她深有感触。2020年,汤佳在合肥拜访一家做芯片托盘的客户,这个公司属于我国台湾省排名前5的芯片托盘制作商,当时汤佳问企业负责人为何选择到合肥投资,对方说,就是为了做合肥长鑫存储的供应商,所以选择了合肥。“合肥通过招引长鑫存储这种高科技和高人才储备的企业,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对芜湖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刘傲的易恒云创定位是一站式企业创新服务商。他说,芜湖把“双招双引”列为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对企业服务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将会引入或催生出相关配套企业,“通过孵化、培育、服务、投资这些创新企业,能够为我们的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希望能借助芜湖‘双招双引’推进的东风,促进易恒云创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企业创新服务运营商,为芜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激发动力。”沈晓繁表示,将把企业发展融入城市跨越的壮阔征程,一方面配合政府为“双招双引”助力添彩,同时在现有的政策支持下,寻求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在技术提升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企业家有追求、胆识与情怀,城市发展有优势、潜力和希望——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新征程中,这座城将与选择她、热爱她的企业一起,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把思路变成举措,让愿景化为现实,共同成就最好的企业,合力建设最美的芜湖。
Copyright © 2015-2020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58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101室 EMAIL:58087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