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盛桥村,白墙红瓦,绿树成荫,农舍前的鲜花装点着乡村小道;远处青山含黛,身边的田野芬芳,一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人居环境改善给村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陪同我们采访的村党总支书记杨爱华对记者说:“盛桥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使得美丽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最亮的底色。”
我们来到路口的张爱宝家,这是由三幢三层小楼组成的庭院。小院里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别具园林风韵。主人张爱宝正与从北京回来休养的弟弟端坐在桂花树下喝茶聊天。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张爱宝原是村里的支书,年逾花甲的他,退休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家和周边环境改善上,在他的带领下,老坝村民组不仅每户人家都建成了美丽庭院,而且还在小路的两旁种植了许多花卉,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原先这条小路没有路灯,大伙儿不等不靠不要,自筹资金、自己动手装上了路灯,成为四周村民晚饭后休闲的好去处。说起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张爱宝有着自己的心得。他自学园艺技术,把庭院的苗木花卉修剪的像公园一般,赏心悦目。庭院里种植了200多棵橡树、杉树、桂花树等树木,月季、绣球、菊花等花卉20多种,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他还将自己培育的鲜花品种免费提供给周围邻居,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种养。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老坝村民组成为全村改善人居环境的“标杆”。
沿着这条多彩的乡间小道,我们继续探访环境改变给村民带来的“红利”。杨爱华对记者说,近年来,盛桥村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形成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依规实施、评比奖补”模式有序推进育乡风文明,促进村民团结,以“党员模范带头、支部引领带动、村民投工投劳”参加村庄建设,提升村民凝聚力,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取得了初步成效,打造成集“入口观光、休闲休憩、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
其实,盛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只是家发镇抓人居环境整治催生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漫步在盛桥村中,家发镇创建办的同志对记者说,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家发镇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责任,划分责任管理区,具体到人到岗,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为了让群众从“被动”变成“主动”,我们开展了“春节攻势”、“春季攻势”、“夏季攻势”,针对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充分利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资源,开展“人人参与共建美丽家园”、“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小手牵大手 提升人居环境”等主题志愿活动;与此同时,在全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农村清洁示范户”和“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外筑美好“大家”,内塑美丽“小家”,不断提升我镇乡风文明水平,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添砖加瓦。2020年家发镇评选出“星级文明户”、“农村清洁示范户”和“最美庭院”共计30户。张爱宝家就是我们树立的“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庭院”的典型之一。
美丽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最亮的底色,从而催生古老乡村的蝶变,家发镇做足文章。市场化运作、“11641”工作法、“鸡毛换糖”等新举措,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去年7月以来,家发镇将全镇的街道、村委会以及主要公路沿线农村生活垃圾由点到站的收运工作,进行市场化运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管干分离,破解了镇政府既是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实际执行者、操作者的难题;充分发挥市场优势,降低垃圾清运成本,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该镇垃圾少了、村庄美了、环境意识强了。他们还结合镇情,推出 “11641”工作法。每月一次考核,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每月不少于6次巡查;每年进行四次集中专项整治;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2020年全镇对村进行了10次考核,召开10次调度会,开展了72次巡查,极大改变了村容村貌。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该镇于2019年在南陵县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投入约50万元建立垃圾分类亭117座,垃圾分类点816个。去年上半年创新建立村级资源回收中心——“鸡毛换糖”积分兑换超市。超市每周二、四、六开放,当天村民们可将塑料袋、废电池、烟头等兑换积分,再用积分换肥皂、酱油、食盐等日用品。这种做法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村民们通过主动参与方式提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知晓度、满意率。
离开盛桥村时,村部宣传栏又一次吸引了我们。兴建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开展 “卫生小卫士”、“清洁农户”、“文明公民”、“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这座美丽的村庄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一路高歌。

Copyright © 2015-2020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60号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101室 EMAIL:58087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