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理标志“南陵大米”主产区,南陵县弋江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高效优质、绿色安全的发展原则,守护一方净土,产出一片新天地。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是我国南方稻区最主要种植的冬季绿肥作物。南陵县是安徽省紫云英种子生产第一大县,弋江镇作为主产区,高度重视,把发展紫云英产业作为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 汪根火:紫云英固氮能力强,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功效,大面积种植可破解冬闲白茬田的难题,提高农田利用率,不仅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近年来,南陵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紫云英这一名片,重点推进“南陵大米”特色品牌建设,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紫云英种植,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最主要的还是生态效益。随着紫云英的大力推广,加之秸秆还田、生态修复等措施,推动土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稻米的品质明显提升,逐渐成为了“南陵大米”的优质供应地。
南陵县永兴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芜湖市人大代表吴祥:弋江镇大面积种植紫云英,通过紫云英种植,降低了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既改善了土壤结构,也改善了水的环境,大大地提高了米的品质。平均每公斤增加了6元,销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50%以上,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公司通过订单种植,通过紫云英的种植,年产值销售达到了1.92亿元。
土壤减“负”带来好水、好生态。紫云英的种植既改良了当地土壤,也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穿镇而过的柏山渠、青弋江的水质越来越好。返乡创业青年张为明看准了这个优势,搞起了生态养殖,通过生态加持,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南陵县水之灵自然龟鳖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南陵县政协委员 张为明:去年一年的总产值有1000多万,带动了养殖大户有21户,现在总养殖规模已经有1600多亩了,这都是好的生态环境,才让我的甲鱼成了“香饽饽”。
在紫云英上做加法,在农药化肥上做减法,土地不断净化、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不断增收。在这一增一减中,弋江镇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底线,实现经济增效、环境减“负”、良性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新格局,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15-2020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60号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101室 EMAIL:58087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