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许镇镇位处沿江,人文历史厚重,地理区位优越,道路交通发达,田地水面资源优渥,风光景致优美,人力资源丰富。工农并进新征程中,该镇依托和充分发挥利用这些优势,在一、二、三产业发展中,以三产融合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用心奋斗,实现了鱼米之乡的传承和发扬,逐步发展成为南陵县连接皖江南北、长三角经济发达区的一条三产融合示范带,并收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和全省经济发达镇的殊荣,进一步推动许镇镇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发展产业强基础
沿全长19.6公里的205国道线及周边地区,集产业发展、品牌创建、生态改善于一体,许镇镇规划发展了18万亩优质稻种植、5万亩生态水产养殖、1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各具一定规模的西瓜、葡萄、草莓、香菇、藕、荷、菱角、菊花、牛、羊、鸽、豆干、酱菜等乡土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加工,成为区域性农产品生产集散地;汽车零部件、服装、家具、医疗等工业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电商网络、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二、三产业也蓬勃发展。此外,强化基地建设,保持资金、技术高投入,孕育培养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工业名企十数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先后有10户主体建设温控大棚,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产业融合取极值
深化产旅融合,该镇以芜湖著名淡水湖——奎湖生态旅游为桥梁纽带,深度挖掘渔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渔产业发展,打造乡村精品旅游观光线,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强链、补链、延链,实行三产深度融合。
引导社会主体从事物流、电商行业,不断完善仓储物流建设,在镇内设立了“四通一达一顺”网点,及京东和淘宝网点;鼓励主体开展农文旅融合经营,开办休闲农业垂钓采摘6家、餐饮民宿50家;带内5A级国家景区大浦乡村世界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超亿元。
创建品牌扬显名
注重品牌发展,带内经营主体创建有绿色产品场地追溯1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3个,无公害食品13个,注册商标认证32个。
积极加强示范带产业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力。沿205国道、339省道、环湖旅游区设立宣传高炮、景观节点,对镇内一、二、三产产业进行广而告之,并在央视频道、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新华网更是把许镇镇新农村“大浦试验区”项目作为探索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的成功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双招双引夺增量
为壮大产业基础,许镇镇坚持不懈开展双招双引。2022年新签约3000万以上项目6家,其中朗奥快递物流智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3亿元,秀珍菇1000万袋食用菌菌棒(袋)培育中心及工厂化栽培项目1.05亿元,昌祥制衣年产服装20万件,飞翔镁粉年产5000吨电工级养化镁粉,瑞佳机械制造和恒安汽车冲压项目年产汽车配件20万件。
与此同时,积极扶持鼓励近3年签约落地运营的企业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经营。不同产业在许镇镇相继落户运营,实现了该镇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低端常规、单打独斗到多业并举、高端优质、三产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设施配套强服务
许镇镇产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实现逐步丰富、完善、强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市场经营主体持续创建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及政策服务,吸引了经营主体逐年增加,为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创崭新格局。带内设施配套齐全,硬化、亮化、绿化完善,环境干净整洁,村庄治理有效,主要主体均有标识牌指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各类示范镇村荣誉频增。
许镇镇党委、政府将秉持初心、持之以恒,奋力推动示范带提质升级,进一步将之打造成为未来许镇镇的经济增长带、生态景观带、创新引领带,真正使乡村富起来、美起来。
Copyright © 2015-2022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60号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 EMAIL:58087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