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721212067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南陵在线

南陵县市场监管局:打造地标“强引擎”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来源:县市监局 时间:2024-01-08 作者:县市监局 浏览量:

河岸良田数万顷,南陵大米扬八方。南陵县是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南陵大米”先后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权威机构评估认定“南陵大米”品牌价值43.33亿元,并于同年荣获中部四省 (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依托稻米产品延伸出的加工产业成为南陵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汇聚新动能,蹚出高质量发展这条“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南陵大米”产业发展,鼓励农业技术干部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全县大米加工企业6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配套政策,年加工能力达百万吨,促进“南陵大米”地理标志产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供金钥匙,打开授标这扇“门”。严格按照《南陵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符合申报“南陵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件的经营主体“应授尽授”,专用标志“应放尽放”,扩大用标主体队伍,引导行业自律,促进南陵大米产业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家大米生产企业被核准使用南陵大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年产值达到6000万。

打好优势仗,突出特色这张“牌”。将绿肥“紫云英”的生产与应用作为“南陵大米”质量特色彰显的重要保障,依托智慧“芜湖(南陵)大米”模式,依靠“天、空、地、人、农机”五位一体的数据采集体系,实现水稻生长全过程各环节信息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投入、智能作业和稻米质量安全可追溯,有效节约化肥农药综合成本亩均108元、增产14.3%、节氮21.8%、节磷14.3%、减药30%左右。

提升硬实力,锻造标准这块“钢”。制定“南陵大米”质量控制规范和种植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宣传推广,将标准简化成“明白纸”“口袋书”“短视频”,严格要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标准生产,对大米质量关键环节实行精细过程控制,大力推进“南陵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创建。全面推行订单种植,不断扩大“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种植面积,为订单大户提供品种、技术、服务全程跟踪指导。

绷紧安全弦,收紧溯源这条“线”。完善“南陵大米”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全县生产经营主体重新调查摸底,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名录,建立企业主体档案,结合“智慧农业”建设,利用区块链和二维码标识技术,实现“南陵大米”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流通贩售全过程追溯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来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服务。

瞄准关键环,守牢质量这道“闸”。积极开展“大米质量安全示范行业”行动,充分发挥安徽省大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际作用并协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全县大米加工企业的产品实行全覆盖监督抽检,共计完成157次大米专项检测。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避免“问题大米”流入市场。同时,南陵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对第一批39家购置重金属快检设备的米企给予一次性30%购置费补助,共计58.56万元。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5-2022 NL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南陵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3307号-4 公安备案号:34022302000160号

地址:南陵县籍山镇江南国际综合市场D10幢 EMAIL:58087062@QQ.COM

人力资源证: 3402230004

用微信扫一扫